编者按:听课,评课,上公开课,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之一。2019年11月下旬某个周二下午,我们科组进行了教学研讨课《平方差公式》,两位年青老师进行教学展示,还邀请了越秀区教研员吴平生老师进行点评,收获甚多。笔者本来结合自己的课题想写一篇能发表的论文,但是最近比较忙,最后不一定能写出来,还是及时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听课记录和学习体会。
吴老师作为一线教师上来的教研员,教学经验丰富,点评的内容让我们收获甚多,简单记录如下:一、两节课准备比较充分,精心的设计了教学过程,教学学案,呈现的教学设计比较规范,要点较全。1、在活动1,情境引入,推导公式,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(从上节课学生所学的多项式乘法公式开始),遵循从一般到特殊,再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。算理中讲清楚了乘法分配率和加法交换律。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,观察几个特殊的例子,然后进行概括。
A老师侧重于用方框,三角形等图式归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,B老师则用字母a,b表示。建议把这些机会多留给中下生。从知道到能说出来,是不容易的。(默会知识)如果学生说不出来,教师可以适当的停留一下,例如5秒,等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梳理。三种语言中,自然语言还是最符合学生认识的初学阶段,要利用好,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。然后呈现符号语言,对比感受,体现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美。
2、例题和变式,体现了公式的识别、变形和应用,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。
识别方面,注意引导学生把非标准形状的化为标准形状的(通过加括号,提取负号等),同时建议增加次数有变化的,如(a平方+1)(a平方-1)等形式,体现出“整体换元”的思想方法。
此题是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化简的。这是教师预设学生可能出错的题目。教师让学生板演,可惜B老师中邀请的板演的同学是对的。从而没有机会展示学生的错误,并且及时当成教学资源。教师要充分暴露并且及时利用这些错误资源,进行有效教学。
A/B 都老师用了这个几何意义,引导学生课后思考交流,下节课继续学习,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,是很好的做法。
但是如果用一个PPT,展示这节课的几个思想方法,则可能更好。
学生的讲解基于学生自然的想法,容易发现和暴露问题,教师可以以此展开讨论和教学。两位上课的老师板书工整,美观,有板面的设计。非常好。同时,也要注意学生不规范的书写要在课堂上及时纠正。
尤其是公式教学中,既要注意公式的正用,也要注意公式的逆向应用。
笔者把这份教学设计和学案(由于版权,提供的是PDF版本)放在了微信公众号中,需要的请在本公众号的对话处输入关键词:平方差公式(比赛课)的教案和学案声明:只能用于学习和教学,版权为两位上课的老师所有。2019年中考数学: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1——2019连云港16题;
读姚静教授的文章:他们为什么在应用题上失败了
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,兼谈2019初一数学(上)期中难题的微课讲评
初一培优系列5:绝对值与“奇点偶段”
初二培优系列5:等腰(边)三角形动点论问题和讨
初三培优系列4:帅出新天际(2)?——2018年海珠一模第25题
初三培优系列3:帅出新天际(1)?——2018年海珠一模第25题
初三培优系列2:2018广州中考第24题——不给图的数形结合题;
初三培优系列1:2016广州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;
初一培优系列4:“变.态”的双角平分线与动态讨论问题
初一培优系列3:史上最难?2018年区初一上半学期数轴动点问题